跳至主要内容
渠务署

可持续发展报告 2014-15

渠务署主要职责

自1989年成立以来,渠务署一直肩负着污水处理和雨水排放的重任,保护香港市民免受水浸威胁,并得到适切妥当的污水处理服务。

2014-15防洪概要

为防治洪患及保障公众安全,我们参考国际标准设计及建造雨水排放系统,并定期巡查及适时进行维修保养工作。本港于2014年的总降雨量超过2,600毫米,略高于1981-2010年 每年约2,400毫米的平均降雨量;年内,天文台共发出两次黑色、6次红色及17次黄色暴雨警告信号。

于2014-15年度,渠务署继续进行多项防洪工程,以提升相关地区的防洪能力、减低其水浸风险。我们除了确保辖下设施妥善运作外,亦正分阶段检讨各区的雨水排放整体计划,拟定相关策略以配合香港未来发展。

水浸黑点减至10个

我们于2015年年初进行年度检讨,评估各项已完成排水改善工程的成效后,进一步剔除了位于屯门新村的水浸黑点,令全港水浸黑点由11个减至10个。

水浸黑点总数

余下的10个水浸黑点中,部份黑点的改善工程已经启用,我们正监察其成效,并会在适当时间剔除。其余未完成工程的水浸黑点,相关工程亦正在规划、设计和建造中。我们亦会在雨季期间密切监察这些地方的排水情况,致力尽早剔除所有水浸黑点。

现有排水设施的运作及维修保养

在2014-15年度,我们一如既往为雨水排放设施进行定期巡查,以及完成预防性的维修保养工作。渠务署辖下的地下雨水渠总长度约2,400公里,人工河道长约360公里并管理35所雨水泵房。为确保排水系统运作畅顺,我们定期检测设施的功能和结构,并在雨季前及大雨后适时清理淤塞的渠道,或进行相关维修。过去一年,我们巡查了超过2,000公里的雨水渠及河道。

元朗乡村防洪计划的雨水泵房

元朗乡村防洪计划的雨水泵房

紧急事故及应变措施

  • 「紧急事故及暴风雨应变组织」全年无休地为处理紧急和水浸事故做好准备
  • 紧急事故控制中心在紧急情况下启动,负责协调全港紧急清理淤塞雨水渠和河道的工作,对水浸报告作出回应,向政府内部提供水浸资讯,以及在有需要时发放水浸相关讯息

蓄洪计划

  • 暴雨期间,将雨水引流至地下蓄洪池暂时贮存,以纾缓下游地区排水系统的压力
  • 目前大坑东、上环及跑马地第一期的蓄洪计划已经投入运作

雨水排放隧道

  • 在上游高地截取雨水,然后改道直接排出大海或河溪,从而大幅降低下游地区的水浸风险
  • 无需于下游市区进行大规模的排水改善工程,避免对交通及市民造成影响
  • 现有4条雨水排放隧道为启德雨水转运计划、港岛西雨水排放隧道、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及荃湾雨水排放隧道,总长度约21公里

乡村防洪计划

  • 建造防洪基堤,将低洼村落与邻近土地分隔,藉以阻截雨水流入村内
  • 于村内建造蓄洪池及雨水泵房,在暴雨期间暂时将雨水贮存,并在暴雨后将雨水抽走
  • 现有27个乡村防洪计划,为35条低洼乡村提供防洪保护

乡村防洪计划的示意图

乡村防洪计划的示意图

规划、设计及建造新的排水设施

检讨雨水排放整体计划

渠务署自成立以来,迄今已完成8项雨水排放整体计划研究和3项雨水排放研究,范围涵盖全港所有容易受水浸影响的地区。

为应对香港的最新发展,以及气候变化对排水系统的潜在影响,我们适时检讨和更新雨水排放整体计划,以全面评估现有及已竣工排水改善工程的效益,并按需要建议进一步的改善措施。

目前进度

元朗和新界北区的雨水排放整体计划检讨研究,以及跑马地雨水排放研究,已于2011年完成。我们现正检讨西九龙、东九龙、大埔、沙田及西贡区的雨水排放整体计划,预计于2015至2016年 完成,而港岛北的检讨研究亦已于2014年展开,其他的检讨研究则正在规划之中。

在2014-15年度,我们继续推展以下大型防洪工程:

治理深圳河第4期工程

治理深圳河第4期工程,旨在提升平原河河口至莲塘/香园围口岸一段深圳河的防洪水平。工程将改善平原河至白虎山一段长约4.5公里的深圳河,建造容量达80,000立方米的蓄洪湖泊,并种植湿生植物及加入河畔绿化元素,以丰富深圳河的生态环境。

治理深圳河第四期工程的鸟瞰图

治理深圳河第四期工程的鸟瞰图

目前进度

治理深圳河第4期工程的前期工程,即重置相关河段侧一段边境巡逻路的工程,已于2015年2月完工;整项工程则预计于2017年完成,工程预算费用约为10亿元。

跑马地地下蓄洪计划

为纾缓跑马地和湾仔一带地区之水浸风险,我们于2012年开展跑马地地下蓄洪计划,兴建总容量达60,000立方米的地下蓄洪池、长约650米的箱形暗渠,以及一个抽水量达每秒1.5立方米的雨水泵房。这项工程亦是本港首个结合「可调式溢流堰」和「资料采集与监控系统 」的防洪工程。

跑马地地下蓄洪池(第一期)的内部

跑马地地下蓄洪池(第一期)的内部

可调式溢流堰的操作示范

可调式溢流堰的操作示范

目前进度

跑马地地下蓄洪计划第一期工程已于2015年3月完成,容量达30,000立方米的地下蓄洪池已投入运作。工程团队会秉乘第一期工程的成功经验,致力在2018年雨季前完成第二期工程。整项工程的预算费用约为10亿元。

启德河改善工程

工程旨在提升东九龙的防洪能力,将重建及修复蒲岗村道至东光道一段长约600米的启德河上游河段,以及东光道至太子道东一段长约500米的启德河中游河段,并于启德河上游旁建造长约400米的箱形暗渠。

启德河上游及中游改善工程的施工情况

目前进度

启德河上游及中游改善工程于2011年11月展开,预计于2017年完成。整项工程的预算费用约为28亿元。

管理地下排水及污水收集网络

渠务署现时管理超过4,500公里的地下雨水渠及污水渠,当中不少出现老化及损耗的情况。我们设有定期检查计划,以监察管道的情况,并按需要进行复修工程。在2014-15年度, 我们复修了总长约23公里的雨水渠及污水渠,工程费用约为8,500万元。

由于预计未来需要复修的管道将日益增加,我们正研究制订长远及全港性的更换及复修策略,务求更完善地管理地下渠务管道。与此同时,我们亦会研究及采用各种先进更换及复修技术,务求有效保养管道网络,并提高工程的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