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报告工具:

电邮本页下载报告摘要列印本页
 

海绵城市:适应气候变化

「海绵城市」是现代雨水管理模式,有助解决排水问题、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应对气候变化,渠务署鼓励新发展项目采用「海绵城市」的理念,以渗、滞、蓄、净、用、排为原则,更有效疏导和回用雨水,加强城市应对洪水的能力。

Corner Corner
跑马地地下蓄洪池

跑马地地下蓄洪池

海绵城市:适应气候变化 icon

香港地处热带风暴的常规路径,是亚太区内降雨量最高的城市之一,每年平均降雨量达到2,400毫米。基于这个气候环境,香港过往经常发生大规模的水浸。渠务署自1989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防治洪患,利用「防洪三招」,即截流、蓄洪、疏浚的方法,有效减低暴雨及洪水对本港的影响,令水浸黑点由1995年的90个减少至2017年的7个。

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引致海平面加速上升、极端暴雨及风暴潮增加,香港需要作出更多新尝试,以便有效应对未来的防洪挑战。配合香港的可持续发展及应对气候变化,渠务署除参与政府跨部门小组,联手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检讨各区的雨水排放整体计划外,近年亦开始参照「海绵城市」理念,以顺应自然、弹性适应的方法,在渠务设施加入绿化天台、多孔透水路面,以促进渗透,减少地面径流;规划河畔公园及蓄洪湖等具蓄洪功能的休闲设施,以减低流量,达到蓄洪和滞洪的效果;采用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统,以增强城市的水循环效应,提高城市的耐洪能力。

Corner Corner
「海绵城市」理念示意图

「海绵城市」理念示意图

什么是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于适应环境变化、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雨天时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患的发生。

海绵城市是现代雨水管理模式,让城市在下雨时收集雨水,并在有需要的时候把蓄存的雨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此概念主张减少城市开发,通过自然排走雨水,而避免进行大规模的人工渠道改善工程。

下列项目体现「海绵城市」概念融入设计的成果:

地下蓄洪计划

蓄洪计划的原理是暂时将暴雨期间的雨水储存于地下蓄洪池,从而纾缓下游雨水排放系统的压力。当下游雨水排放系统的雨水退去后,蓄洪池内的雨水便会被抽走,腾出空间以准备下次暴雨。现时香港有3个地下蓄洪池, 分别位于大坑东、上环及跑马地。

绿化天台及垂直绿化

我们于辖下的渠务设施(包括污水处理厂及污水和雨水泵房)共建造了30,000平方米绿化天台及垂直绿化,并每年继续增建4,000平方米绿化天台及垂直绿化。

Corner Corner
九龙城二号污水泵房绿化天台

九龙城二号污水泵房绿化天台

沙田污水处理厂绿化天台

沙田污水处理厂绿化天台

活化河道

部份河道治理工程,如已完成的蚝涌河和林村河,以及进行中的深圳河和启德河,除了提升河道的排洪能力外,我们在设计河道改善工程时,同时为项目注入绿化、生态保育及水景元素,如尽量保留河道的自然生境、在河床加设鱼洞穴、导流板和石块,改善微生境及生物多样性。在深圳河治理工程中,我们将在深圳河上兴建一个蓄洪湖,它不仅为野生动物提供一个自然的生境,大大提高河流的生态价值,在暴雨期间,还可暂存洪水,从而控制下游河道水位。

Corner Corner
深圳河治理工程

深圳河治理工程

林村河的鱼梯

林村河的鱼梯

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统

本署辖下的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及跑马地地下蓄洪计划均设有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统,收集到的雨水经适当处理后可用作灌溉、冲厕及洗涤用途,节省珍贵水资源。

Corner Corner
跑马地地下蓄洪计划

跑马地地下蓄洪计划

展望将来

除了在现有的渠务设施中体现「海绵城市」的概念,展望将来,渠务署亦积极于新发展项目中加入具有「海绵」效应的设计元素。

香港首个蓄洪湖

在安达臣道石矿场用地发展规划中,我们将兴建香港首个蓄洪湖。蓄洪湖集防洪、休憩和雨水收集重用于一身,在大雨时将部分雨水储存,减低下游水浸的风险,部分湖水经适当处理后,会供区内作灌溉及其他非饮用用途。此项工程还为市民提供优美的水景环境,供公众作为休憩用途。

全港首个河畔公园

借着东涌新市镇扩展的机遇,政府计划活化一段现有的东涌河,提升其排洪能力之余,更将其打造为全港首个河畔公园。河畔公园会以绿化和亲水为主题,落成后将是个让市民进行亲水活动,享受自然环境的好地方。

Corner Corner
东涌河畔公园的初步设计

东涌河畔公园的初步设计

水塘间转运隧道计划

我们亦正计划兴建一条全长约2.8公里的输水隧道连接九龙副水塘与下城门水塘,转运九龙水塘群的溢流至下城门水塘。计划除有效提升西九龙地区排洪能力,减低水浸风险外,估计平均每年额外提供约250万立方米原水,以达致防洪及保护水资源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