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渠务署-可持续发展报告 2018-19

持份者参与活动/媒体参与

[English Version] [繁體] [ 图像版本] [核实声明] [响应表格] [完成目标] [主要统计数据]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内容索引] [网页指南]

首页 | 署长序言 | 报告简介 | 节能减排 促进香港可持续发展 | 年度大事 重点轻描 | 管治方针 | 渠务署主要职责 | 环境管理 | 关爱员工 | 持份者参与活动 | 核实声明 | 完成目标 | 主要统计数据 | 响应表格 |

持份者参与活动之下章节

[媒体参与] [公众参与][工作伙伴参与] [区议员参与] [环保团体参与] [专业团体及教育界参与] [义工服务及慈善活动]

持份者参与活动

渠务署非常重视各持份者的意见,以开放态度,积极与不同界别的持份者建立互动和长远的伙伴关系。渠务署透过不同媒体,致力向公众推广及介绍辖下工程项目,并举办生态保育、亲水文化的推广与教育工作,希望大众能进一步了解并支持渠务署的工作。此外,本署亦鼓励员工投身小区及义务工作,身体力行,回馈社会。

媒体参与

媒体是我们对外发布消息及与公众沟通的重要伙伴。年内,我们继续举办传媒简报会并接受媒体采访,亦应邀参与媒体举办的信息节目,以简介及分享社会关注的项目,致力提升部门形象,加深大众对渠务署工作的认识。

管理层与传媒沟通

时任署长唐嘉鸿先生就水塘间转运隧道计划及共享渠务设施空间接受传媒访问

2018年9月27日,时任署长唐嘉鸿先生就水塘间转运隧道计划及共享渠务设施空间两方面接受传媒访问。专访已于2018年10月8日刊出。

年度传媒简报会

2019年3月28日,本署举行年度简报会,向传媒简介本署主要工程的最新情况,并带领记者前往昂船洲污水处理厂讲解净化海港计划的优化工程。

渠务署工程及工作传媒专访

雨水排放隧道传媒专访

2018年8月13日,工程师李进鹏先生就应对雨季的工作接受《晴报》访问。访问 中,李先生向记者介绍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采用的截流概念,并分享该隧道的日常运作及维修工作。访问已于2018年9月7日的《晴报》刊出。

厨余、污泥共厌氧消化试验计划传媒专访

2019年2月1日,《明报》、《星岛日报》及《经济日报》专访就「厨余、污泥共厌 氧消化试验计划」专访高级机电工程师黎玮筠女士及机电工程师张键权先生。 专访已于2019年2月11日刊出。

参与电视及电台信息节目

香港电台介绍麻笏河及下林村河生态改善试验研究

2018年11月8日,香港电台第一台信息节目《开心日报》就香港生物多样性节2018和麻笏河及下林村河生态改善工程,访问渔农自然护理署及渠务署代表。 访问中,本署工程师叶沛玑女士讲解麻笏河及下林村河生态改善工程的背景、 生态考虑及试验结果,并介绍渠务署在活化河道及河道保育生态的工作。专访已于11月8日上午的「开心日报」播出。

亚洲电视访问机电工程师吴嘉荣及热线总监黎超良

2018年12月7日,亚洲电视节目《香港追击搜》就渠务署渠盖设计比赛访问了机电工程师吴嘉荣先生及热线总监黎超良先生。访问中,黎先生向记者讲解渠盖的历史及种类;而吴先生则介绍由本署举办的渠盖设计比赛,并鼓励市民踊跃参加。专访已于2018年12月13日亚洲电视及香港开电视播出。

公众参与

渠务署邀请大众参与多元化活动,并以不同渠道收集公众意见。本署定期举办不同形式的公众参与活动,包括小区宣传、技术考察及工作坊等。本署以谦卑的态度,仔细聆听小区意见,平衡各方利益。同时,本署致力组织公众推广工作,增加大众对渠务署工作的参与及支持。本署相信,邀请公众参与活动既可提高渠务署的透明度,亦可吸收创新思维,启发创意,对渠务署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莫大裨益。

渠务署工程项目公众参与活动

启德河改善工程

早于工程开展前,本署已联同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规划署,进行两阶段的「共建启德河」公众参与活动。自2011年工程开展后,我们一直与各界持份者保持紧密沟通,向持份者及公众发放工程信息,并聆听他们对工程的意见,务求响应他们所关注的议题,尽力减少工程对居民的影响。

小区活动及宣传

为让公众更了解启德河改善工程,本署于2018年11月邀请了位处启德河附近的中学,举办一系列到校讲座。讲座期间,本署职员向同学介绍部门的防洪工作,亦讲解了启德河改善工程所遇到的挑战。 除于黄大仙区议会辖下的政府及公用机构工程计划工作小组定期汇报工程进度外,我们亦专诚安排黄大仙区议员参观启德河改善工程,为他们讲述道路重建时所实施的临时交通措施。

实地考察

过去一年,我们安排多个机构代表,包括深圳市水务局人员、土木工程师学会(香港分会青年部)的会员及南澳洲政府代表,到启德河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了解改善工程的目的、挑战和成效。

活化翠屏河

活化翠屏河计划旨在利用水景、园景和生态概念,将翠屏道及敬业街旁的明渠活化成河道,为它注入生气和活力,营造生境,亦能加强翠屏河的防洪功能,为小区带来一个全新的近水休憩设施。

我们于2018年年中举办了第二阶段公众参与活动,介绍项目的最新设计及收集公众人士及持份者的意见。我们亦分别咨询了观塘区议会和海滨事务委员会。 为增加公众人士对项目的了解及收集公众意见,我们更新了项目网页、安排巡回展览、派发工程小册子,并安排了两场小区工作坊和一场专题小组会议,直接与公众、绿色团体、专业团体及学术团体沟通和交流。本项目得到公众的普遍支持。

石湖墟净水设施

为配合北区长远发展,渠务署将重建现有石湖墟污水处理厂,以提高其污水处理能力及将其污水处理水平提升至三级标准,以优化石湖墟净水设施。 在2018至2019年期间,渠务署委托了香港社会创新顾问「好单位」,共同推行一个名为「小区环境工作室@石湖墟净水设施及周边地区」的小区共创项目。

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本署及工程项目团队与地区人士、绿色团体、教育界及其他专业团体代表携手合作,共同设计石湖墟净水设施的共享空间及访客游览区。我们更以突破性「设计思维」方式与持份者探讨连结相关空间至小区的理念,并注入可持续发展和地区历史文化的教育元素。 在过程中,我们通过一系列的互动活动,包括访问、街站和公众工作坊,善用多个平台与不同持份者沟通,了解他们对石湖墟净水设施的期盼,并从未来使用者的角度,共同构思「以用家为本」的共享空间设计意念。

透过与小区共同设计的创新方法,我们期望石湖墟净水设施能成为一个更惠民的公共设施,并能连结小区,从而提升市民的生活质素及凝聚一个更共融的小区。

净化海港计划第二期甲

我们在2018-2019年度举办多项公众参与活动,致力向市民推广净化海港计划第二期甲工程,当中主要包括:

小区活动及展览

年内,本署举办及参与多项不同类型的小区活动及展览,包括:

科学为民巡礼

一如以往,本署参与年度「科学为民」服务巡礼,向市民介绍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科学工作,以及如何应用科技提供公众服务。2018年服务巡礼的主题为「科学与智能城市」。

2018年9月15日在科学馆举行论坛,本署高级工程师黄可扬先生及工程师谭鹰勋先生联同香港天文台科学主任胡宏俊先生,向公众讲述「小涡旋」临近预报系统在优化船湾排水系统的控制理念及应用于启德河改善工程的情况。

创新科技嘉年华2018

2018年11月3日至11日,本署于香港科学园举行的创新科技嘉年华参展,透过短片、展板、模型、虚拟实景技术及互动游戏,向市民介绍本署活化河道工程, 例如:启德河改善工程及活化翠屏河工程,以及当中应用的创新元素,并让市民了解渠务署在防洪及污水处理方面的工作。

香港生物多样性节2018

为推广香港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本署响应渔农自然护理署举办的生物多样性节 2018,于2018年11月至12月期间举行多个导赏活动。

林村河生态导赏团及写生工作坊

2018年11月10日及11日,本署参与了由渔农自然护理署举办的生物多样性节其中的林村河上下游导赏团活动。导赏团向参加者展示林村河生态、社会、文化及环境方面的特质,藉以加强公众对本地绿化河流的认识。环境局局长黄锦星先生亦有参与首天的导赏团活动。

除了导赏团,渠务署亦参与于2018年12月23日在林村河下游、邻近生态改善试验研究的位置举办的户外写生工作坊。是次活动除介绍林村河下游外的生态及改善措施外,亦邀请画家教导参加者基本的写生技巧,以画笔记录河道与动植物的互动。

九龙城一号及二号污水泵房导赏团

2018年11年24及25日,渠务署联同渔农自然护理署及一所非弁利机构,一连两日举办了「公民科学-城市生态多面」的活动,共接待了超过100名巿民参观九龙城一号及二号污水泵房。九龙城一号及二号污水泵房以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概念,加入了透水草坪路面、垂直绿化、天台花园和雨水花园等多项绿色元素,亦丰富了市区的生物多样性。活动期间,参加者除了认识污水泵房的环保特点,更即场于污水泵房内探索城市生物多样性。

元朗排水绕道保育导赏团

2018年12月8日及15日,渠务署及渔农自然护理署带领约40名市民参观新田雨水泵房及元朗排水绕道。除介绍乡村防洪计划及元朗排水绕道防洪工程如何减低水浸风险外,渠务署及渔农自然护理署代表同时展示防洪工程中所注入的保育自然生态元素。 .

渠务署开放日2019

2019年1月19及20日,本署在沙田污水处理厂举行以「除污•防洪•共建三十载,复修•活化•开拓新未来」为题的开放日。透过专题展览和导赏团等活动,加深市民对渠务署历年发展的认识,和展示渠务署在防洪及除污净流上的工作 成果。

为配合今年的主题,开放日介绍了渠务署的「4R」。第一个R是回顾 (Review) ,回顾渠务署30年来在除污和防洪方面的成果。另外3个R则代表渠务署未来的重点工作,包括河道活化(River Revitalisation)、复修渠道(Rehabilitation)及将沙田污水处理厂迁往岩洞(Relocation of Sha Tin Sewage treatment Works to Caverns)。

开放日更为早前举行的渠盖设计比赛进行颁奖,比赛以「4R」作为主题,反应非常热烈,合共收到超过1,400份设计作品。所有得奖及参赛作品均在开放日向公众展示。

2019年香港花卉展览

2019年3月15日至24日,本署参加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的香港花卉展览,渠务署展区「愿」更获得最佳设计(园林景点)金奖。展区的园林造景设计灵感来自香港的天然岩石地貌,藉以连系即将迁入岩洞的渠务设施。设计借用岩洞、岩石的天然形态,以抽象手法将户外的迭石花园和弯弯曲曲的岩洞走廊塑造成富现代感的展览场地,再结合星空、月亮及观天等元素来凸显主题-大红花说愿。际此渠务署成立30周年,具雕塑感的岩洞走廊化身时光隧道,与市民回顾渠务署过去的发展,抚今追昔,展望将来。

 

[English Version] [繁體] [ 图像版本] [核实声明] [响应表格] [完成目标] [主要统计数据]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内容索引] [网页指南]

首页 | 署长序言 | 报告简介 | 节能减排 促进香港可持续发展 | 年度大事 重点轻描 | 管治方针 | 渠务署主要职责 | 环境管理 | 关爱员工 | 持份者参与活动 | 核实声明 | 完成目标 | 主要统计数据 | 响应表格 |

(c) 版权所有 2020 请使用微软IE 10.0 或以上及 1024 x 768 解像度来获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