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署工程師於「科學為民」講座 分享提升安全與智能排水新方案
2024年11月23日
渠務署工程師陳霈澄女士及何嘉杰先生於2024年11月23日在香港科學館舉行的「科學為民」講座上,介紹了多項提升工程安全及智能排水的創新方案。
虛擬建築安全助理
陳女士介紹了首個採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工地安全監察系統 ─「虛擬建築安全助理」。系統以嶄新方式監察工地安全,能把閉路電視拍攝到的施工情況與安全規例作即時比對,達到前所未有的監察效果。系統如安全主任般理解複雜的工地環境,識別出一般智能系統未能偵測的不安全行為,為工地安全監察開創新里程。
「不倒翁」球形地下管道檢測機械人
何先生介紹了「不倒翁」球形地下管道檢測機械人,結合了現代機械人與人工智能技術,並成功突破於地下管道/隧道等密閉空間檢測的限制。不倒翁的形狀設計獨特,能確保機器人在急流中移動時保持直立方向,加上內置攝影穩定系統及人工智能應用,大大提升了影片質素,為管道檢測提供穩定而清晰的360度全景影片。
兩項方案同獲2024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彰顯渠務署致力研發既創新實用,又能確保工地安全及提升營運效益的排水方案。
是次講座為「科學為民」活動的一部分。「科學為民」由多個政府決策局/部門及其他機構合辦,旨在推廣公共服務中的科研工作和技術應用。今年主題為「科技創新」。
講座錄影已上載至香港科學館YouTube頻道,詳見以下連結(只設中文):
香港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楊國仲博士(左一)致送紀念品予渠務署講者
渠務署工程師陳霈澄女士介紹「虛擬建築安全助理」
渠務署工程師何嘉杰先生介紹「不倒翁」球形地下管道檢測機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