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务署应对热带风暴蝴蝶靠近本港的防洪措施
2025年6月11日
因应热带风暴蝴蝶逐渐接近本港,渠务署署长莫永昌今日(六月十一日)与部门管理层进行会商,随后分别视察柴湾、杏花邨及黄大仙这些曾发生较严重水浸事故的地点,了解部门实施防洪措施的情况。
莫永昌与部门管理层分别视察了柴湾道回旋处的组合泵系统、杏花邨安装可拆卸式挡水板演习、黄大仙龙翔道行车道中央分隔栏加设的排水孔、经优化的排水沙井井盖及涉水线系统试验计划。他亦有巡视强力排水机械人「龙吸水」及「小禹一号」,确保防洪设备已准备就绪。
热带风暴蝴蝶今早进入本港约800公里范围后,渠务署已提前部署,为水浸风险较高的沿岸较低洼或当风地点,包括大澳及鲤鱼门检查排水渠状况、分阶段安装可拆卸式挡水板、设置临时水泵、为居民提供沙包及加装临时行人步道等。渠务署会继续与香港天文台保持紧密联系,密切监察水浸情况。
渠务署早于今年三月,在雨季前已完成全面演习,并进一步强化紧急事故控制中心的应变能力,在极端天气情况下,紧急应变队伍的数目会由去年160队增加至约180队,以及有超过30个分布全港各区的应急运作基地,于全港各区进行检查及清理渠道的工作。此外,渠务署会继续实施「及时清渠」,每当收到天文台的暴雨预警,渠务署会即时调配及指派人手,针对全港约240个容易淤塞地点进行检查及清理的工作。
当天文台发出红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号、新界北部水浸特别报告,预警八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之特别报告、八号或以上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渠务署辖下的「紧急事故控制中心」会即时投入服务,处理及协调全港的紧急水浸个案。
渠务署提醒市民应尽早完成防风防水浸的措施,时刻保持渠道畅通,切勿放置杂物阻塞排水渠口。当遇到严重水浸情况,应尽快撤离。渠务署呼吁市民若发现水浸,应立即致电24小时渠务热线2300 1110。
渠务署官员六月十一日视察曾发生较严重水浸事故的地点,了解部门实施的防洪措施。图示渠务署署长莫永昌(右)视察柴湾道回旋处的组合泵系统。
渠务署官员六月十一日视察曾发生较严重水浸事故的地点,了解部门实施的防洪措施。图示渠务署署长莫永昌(右三)视察位于柴湾道的涉水线系统。
渠务署官员六月十一日视察曾发生较严重水浸事故的地点,了解部门实施的防洪措施。图示渠务署署长莫永昌(左三)视察「及时清渠」的安排,确保雨水排放系统畅通。
渠务署官员六月十一日视察曾发生较严重水浸事故的地点,了解部门实施的防洪措施。图示渠务署署长莫永昌(右一)巡视强力排水机械人「龙吸水」及「小禹一号」,确保防洪设备准备就绪。
渠务署官员六月十一日视察曾发生较严重水浸事故的地点,了解部门实施的防洪措施。图示渠务署署长莫永昌(右二)到访黄大仙,视察在暴雨前更换排水沙井井盖的工作。
渠务署官员六月十一日视察曾发生较严重水浸事故的地点,了解部门实施的防洪措施。图示署理渠务署副署长李伟文(右三)、渠务署助理署长/操作维修刘胜昌(右二)及渠务署高级系统顾问徐仕基(右一)到访紧急事故控制中心,了解中心应对台风及水浸风险的工作。
渠务署官员六月十一日视察曾发生较严重水浸事故的地点,了解部门实施的防洪措施。图示署理渠务署副署长李伟文(右三)、渠务署助理署长/操作维修刘胜昌(右五)及渠务署高级系统顾问徐仕基(右二)巡视杏花邨应对台风及水浸风险的准备工作。
渠务署官员六月十一日视察曾发生较严重水浸事故的地点,了解部门实施的防洪措施。图示渠务署人员于鲤鱼门为居民提供沙包。
渠务署官员六月十一日视察曾发生较严重水浸事故的地点,了解部门实施的防洪措施。图示渠务署人员于大澳安装可拆卸式挡水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