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务署

渠务署于「香港工程师学会大奖2023」荣获三奖

2023年3月9日


渠务署代表于颁奖典礼合照

渠务署于2023年3月9日举行的「香港工程师学会大奖」颁奖典礼获颁三个奖项,以肯定部门对香港发展的成就和贡献。奖项简介如下:

大奖—创意(分组I─发明(所有小组))

得奖者:徐浩光博士、工程师,徐仕基工程师及张彤教授、工程师

获奖作品:用于污水监测的紧凑型沙井内采样装置

紧凑型沙井内采样装置


于污水井内安装采样装置

本署联同环境保护署及香港大学新研发的紧凑型沙井内采样装置(下称「装置」)可安装于污水沙井内,避免占用路面影响道路使用者受影响。安装完成后,装置能自动收集污水样本,工作人员可透过窄频物联网(NB-IoT)远程监察装置的运作情况,并透过手机应用程式灵活编排装置的采样程序,藉以提高采样成功率。这项发明不仅有助大幅提升本署的污水采样能力,更被广泛应用于全香港范围内的新冠病毒污水监测以辅助抗疫,在应对新冠疫情方面作出了显着的贡献。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女士(左三)和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卜国明先生(右三)颁发大奖予渠务署署长彭雅妮女士(右二)、渠务署副署长徐仕基先生(右一)、环境保护署署长(时任副署长)徐浩光博士(左二)及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张彤教授(左一)
 

优异奖—创意(分组II─创新应用(所有会员组))

得奖者: 白谏鸣工程师,陈志刚工程师,李成添工程师及张彤教授、工程师

获奖作品:应用工程及资讯科技进行全港污水监测


地理信息系统显示香港的污水检测点 (上图于2022年截取)

为了阻止新冠病毒在社区传播,本署联同环境保护署及香港大学跨学科团队推行全港性的污水监测计划,团队运用新颖的采样和检测技术,结合香港的污水系统和资讯科技系统,建立了一个覆盖本港八成以上人口的监测网络。计划收集并检测超过31 000个污水样本,从中找出社区内的隐形患者,继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及污水管理和警报系统(SMART)协助实时分析疫情趋势,并依照数据将资源分配到高风险的社区。


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卜国明先生(右三)颁发优异奖予渠务署工程项目主管白谏鸣先生(左一)、环境保护署前助理署长陈志刚先生(左二)、环境保护署基建发展经理李成添先生(右二)和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张彤教授(右一)

优异奖—创意(分组II─创新应用(青年会员组))
得奖者: 何嘉杰工程师
获奖作品:天眼追凶



利用地底无人机所拍摄的渠道状况

                         
声纳探测船                                                    遥控潜水艇 

与香港物流机械人研究中心共同研发的不倒翁机器人

过往本署前线人员以传统方式检查渠道时面对不少限制,例如检查距离短、水位不能太高、截流工序繁复等,本署近年研发并采用多款新式机器人(包括地底无人机、声纳探测船、遥控潜水艇、不倒翁机器人等)用以检查渠道,大大提升前线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工地安全水平之余,亦省却截流工序及减低工程成本。


何嘉杰先生获颁优异奖—创意(分组II─创新应用(青年会员组))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