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德河历史背景

「启德」名源于二十世纪九龙城区启德滨的发展,而启德河在周边发展的过程中,曾被多次改造以符合当时的 需要。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变迁,启德河不只在地理上,亦在历史上与附近地区甚至整个九龙半岛紧紧相连,见证了香港的发展和蜕变。

第一期的启德填海区于1920年完成,该处被辟为住宅区-「启德滨」,并建有启德明渠汇集附近小河伸延至海岸。其后英军于三十年代将启德滨重建为启德机场。

二次大战时期,为了扩建机场,拆除了附近的建筑物 (包括九龙寨城城墙),同时亦扩展了机场旁的启德明渠。二战后,露宿者开始在九龙寨城聚居,并修建楼房。政府于1993年将其清拆并改建为九龙寨城公园。

在五十年代末,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机场的扩建,启德明渠亦不断地演变。

在七十年代,新蒲岗一带的工业发展蓬勃,工厂所排放的废水污染了启德明渠。此外,亦有市民开始在启德明渠旁搭建寮屋生活。

在九十年代,政府实施一系列改善水质的措施,包括建造旱季截流设备将流入明渠的污水截返至现有的污水收集系统 ; 实施「吐露港经处理排放水输送计划」,将沙田及大埔污水处理厂已处理的排放水输送至明渠,以持续冲洗河道

政府于2010年代展开启德明渠改善及重建工程,以提升排洪能力,缓解周边地区的水浸风险。同时,政府亦把握机遇,将启德明渠活化成一条市区绿化河道走廊 -「启德河」。

 

相关报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