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长序言

渠务署署长 卢国华

渠务署署长 卢国华

( 摄于搬迁沙田污水处理厂往岩洞项目工地,背景为钻孔机)

 

渠务署自1989年成立,一直致力为本港构建世界级的高效优质渠务系统。我们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及适应性管理,以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渠务署致力提供专业的污水处理和雨水排放服务,为市民创建洁净而健康的生活环境。

随着香港人口持续增长,本地对污水处理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经本署的公共污水处理设施所处理的污水由1989年的3.85亿立方米增加至今年的10.34亿立方米;同期的污水收集网络总长度亦由约955公里大幅增加接近一倍至约1,900公里。现时,我们的污水处理服务范围已覆盖超过本港93%的人口。

香港作为全球其中一个人口密度最高的都市,在雨水收集和防洪工作受到极大挑战。本署现时管理总长接近2,800公里的雨水渠和河道,较本署成立时多出约1,230公里。我们与时并进,致力在科技、工作模式,以至设计思维等不同范畴积极求变,藉以满足公众对本署的期望。

 

用创新技术

渠务署一直配合政府推行「智慧城市」和「建造业2.0」的发展方向,于工程设计、建造项目和日常维修操作方面采用顶尖技术,以持续提升渠务设施的效能。本署勇于尝试,除了广泛利用「建筑信息模拟技术」(BIM)、「供制造和装配的设计」(DfMA)和「组装合成」建筑法(MiC)等建造技术,以提升施工速度、准确度和质素外,亦积极引入手机应用程式、虚拟实境等其他科技,达至智能工地管理。在操作维修方面,本署引入了新式的遥控清淤机械人,协助进行密闭和淹水渠管的维护,减少需要工友进入高危的工作场所,以提升安全水平。在提升渠务设施的能源效益方面,我们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例如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水力涡轮系统,以及采用污泥与厨余共厌氧消化技术以更有效产生生物气,向污水处理厂供应部分电力和热能。

 

创新工作模式

在进行渠务建设项目时,本署重视与各工作伙伴的沟通、互助、互信,尤其是工程承办商、顾问及其他业内人士。「新工程合约」作为一种创新的工作模式,旨在以团队精神为重点,共同提升施工效益,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工程超支或延误风险,从而确保工程能顺利完成。自2009年起,我们以「新工程合约」方式合共批出90份合约,绩效有目共睹。

为确保渠道有效运作,在大雨来临前,本署会调配人手巡查全港约200个容易受垃圾或枯叶等阻塞的渠道位置,并即时为阻塞的进水口进行清理,达至「及时清渠」效果,主动减低暴雨期间的水浸风险。

 

鼓励「设计思维」

作为城市基础工程的重要部分,渠务设施与社区的距离愈见接近。渠务署一直本着创新的精神,落实「蓝绿排水建设」的概念,藉以建造一个宜居城市。我们已先后完成蚝涌河、林村河、启德河的改善工程,纾缓水浸风险,同时活化水体,改善自然生态系统。我们正逐步推展翠屏河、佐敦谷明渠、火炭明渠和大围明渠的活化工程项目,进一步促进亲水及近水文化和改善社区环境。

渠务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鼓励同事改变旧有思维,主动与民共议,将「设计思维」融入渠务设施之中,实现「与民共生、与民共用」的共享精神。举例说,我们在「社区环境工作室@石湖墟净水设施公共空间」社区共创项目,透过一系列亲身体验及多平台的公众参与活动,深入了解市民需求,与市民共同构思石湖墟净水设施的共享方案,达至共赢目标。

我们正进行观塘污水泵房优化工程,厂房上盖会建造成一个面积达11,000平方米的园景平台。我们将邀请非政府组织举办工作坊,让公众就园景平台的布局,包括绿化走廊、观景平台、野餐地点、亲子游乐场等提供意见。

 

尽力尽心

尽管香港过去一年经历前所未见的挑战,本署同事仍克尽己任,维持优质服务,更提供超过1,300小时的义工服务。全赖同事共同努力,渠务署年内得以在多方面长足发展,我在此由衷感激各位同事。

回顾渠务署过去30年的辉煌成绩时,不得不归功于许多同事本着「以心为心」的信念,竭诚尽责为市民服务。事实上,本署同事的表现获公众及其他政府部门的赞赏,我为此深感自豪,谨向渠务署过去及现在所有同事致敬。未来,我们定当继续努力,不忘初心,为香港服务。

 

卢国华

卢国华

渠务署署长

2020年11月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