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务之声

2019年3月 九十六期
「山竹」之后
去年超强台风「山竹」来势汹汹,还未进入香港水域已令人忐忑惶恐。传媒及政府在风暴来临前一星期,已不时提醒市民小心防范。笔者一向觉得香港基建安如磐石,区区台风又岂能威胁污水处理厂。
2018年9月16日(星期天)上午10时,香港天文台发出十号飓风信号,当时笔者在红磡家中仍未感到台风的威力。至中午时分,风势明显猛增,所住大厦开始轻微摇晃,瞬间连电视信号都中断了!其后,有同事告知沙田及西贡污水处理厂情况不妙!然而,当时仍未能想像两厂的损毁程度。
翌日清晨5时许,香港天文台改发三号强风信号。笔者大清早便赶往车站,但列车却迟迟未到,而候车人数却越来越多。我决定转乘的士,冀尽快回到沙田污水处理厂,以了解灾情及处理善后工作。虽然路上车辆不多,但从车外望,街道塌树处处,好不容易才回到沙田,但水厂街因塌树而封路,只能改由桥下路进厂。厂内亦有不少大树倒塌,令车辆无法驶至行政楼。
上午11时30分许,笔者到达西贡污水处理厂,当时依然风高浪急,故须站稳马步,才不致吹走!眼见厂房损毁严重,心中一沉,不知所措,只能一边检视设施,一边思索如何能减低对附近水域的影响,以及修复厂房需时多久。当刻真的感到这是不可能的任务。
为求尽快改善情况,署方指示各分部联手,分工联络其他部门及承办商等寻求协助,冀尽快停止近岸排放、检视设施的损坏程度、抢修设施并提供紧急服务,以及购置和装置临时设备等。
为抢修该厂,同事即使假日仍加班苦干,几经辛苦,终在十天后,截停近岸排放,并把沉淀及经消毒的污水接驳至原来的深海管道排放;10月初更完成海堤的初步巩固工程、修妥仍可用的机械设备、装妥临时鼓风机和主要设施,以及重启二级污水处理程序;12月,该厂的二级污水处理程序已恢复运作,并回复原来的设计效能,而经处理的排放水水质亦符合有关排放标准。损毁严重的厂房能于短短三个月内重投服务,正常运作,实有赖同事尽心尽力、无私付出。在此特别感谢污水工程部、工程管理部、香港及离岛渠务部、机电工程部的同事。你们劳苦功高,应记一功。
从前总觉气候变化并非迫在眉睫,但「山竹」一役绝对是当头棒喝,让我们明白不能再掉以轻心、置身事外。从今以后,大家必须更加珍惜资源、减少浪费、保护地球。
污水处理部1
高级机电工程师
唐远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