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务之声

2018年9月 九十四期
杀泥(SANI)技术荣获2018年「国际水协全球项目创新奖 - 突破性科研」铜奖
本署和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讲座教授陈光浩博士,以及其研究团队在沙田污水处理厂合作试验的杀泥 (SANI)技术,荣获2018年「国际水协全球项目创新奖」下设的「突破性科研」铜奖,以表彰该技术在创新、低耗能和低碳污水处理方面的突破,以及对污水处理的贡献。本署一向十分重视和支持创新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是次积极协助香港科技大学在沙田污水处理厂进行杀泥技术示范工程。因此,陈光浩教授诚邀本署代表一同领奖,接受殊荣。
国际水协会两年一度在世界水大会举办「国际水协全球项目创新奖」颁奖礼,旨在表扬在水管理、研究和技术方面表现优秀的创新作品。今年是该奖项设立的第12年,而颁奖礼于9月17日在东京隆重举行,吸引逾5 000名国际水专家参与。杀泥技术在来自45国160个入选作品中脱颖而出,夺得上述铜奖。国际水协会前主席Glen T. Daigger教授指:「利用海水作为污水处理的营养和能量来源,是新颖的研究。如今,全球仍有超过8亿人缺乏安全用水,23亿人缺少足够卫生设施。我肯定这项研究能为岛屿和沿海地区及国家带来莫大裨益。」对于获奖,陈光浩教授表示:「杀泥技术再夺殊荣,实在鼓舞人心。在此我代表团队衷心感谢渠务署和创新及科技局大力支持。」
香港自上世纪50年代起使用海水冲厕。杀泥技术利用海水中的硫酸盐作电子供体,进行硫酸盐还原、硝化作用及自养反硝化,特别之处是在传统的碳氮循环中加入硫循环。由于微生物生长缓慢,该技术可使二级污泥产量大减7成,从而节省能源和用地。
知多一点点
杀泥技术是由两个反应器组成 : 异养硫还原反应器及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分别处理有机物和氮磷。异养硫还原反应器中的硫酸盐还原菌可以利用污水中的硫酸盐将有机污染物氧化成二氧化碳以将其高效去除,过程中硫酸盐被还原成硫化物并溶解在水中。之后,随着异养硫还原反应器出水流入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缺氧区的硫化物将在自养反硝化硫化菌的作用下被硝酸根氧化回硫酸盐,硝酸根同时被还原成无害的氮气以达到对总氮的高效去除 。
机电工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