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务之声

2018年9月 九十四期
有趣的泥鯭钓鱼机
渠务署的工作范围主要涵盖渠务工程、防洪和污水处理设施等。在全港二级污水处理厂中,以沙田污水处理厂规模最大,每日处理约25万立方米污水,过程产生约 1,500立方米初级污泥(初级渣),须运送到容量达3,420 立方米的消化缸进行厌氧消化,以生产甲烷(沼气),供该厂的双燃发电机、电热联供发电机和燃气涡轮发电机等使用,实行「转废为能」。
由于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大量垃圾会进入消化缸,经常引致喉路闭塞、缸内未能达到适当温度,以致机械式搅拌机无法正常运作,令消化缸难以全面发挥产气作用。
以往消化缸一般都由承办商负责大修工程。首先,消化缸会隔离3个月,以减少所产生的沼气。之后,缸内的沼气浓度须以氮气稀释至安全水平,才可打开顶部「盖 口」和移离所有机械式搅拌机进行维修,继而才安装水泵抽走缸内污水,再进行「清渣」。由于「清渣」过程须派人入缸清理垃圾,因此有一定风险。
大修一个消化缸需费约130万港元,需时6至9个月才可完成。有见大修工程既费时,程序又繁复,一众拥有丰富污水处理经验的同事相信可有更佳的污泥处理方法,尽量延长消化缸寿命,藉此减少大修工程的次数及对产能的影响。另外,同事须经常留意消化缸正常和紧急出口的运作情况,因为出口若阻塞,消化缸的压力会增加,超越上限时,大量「黑渣」会突然涌出(行内俗称「爆渣」),臭气薰天。我们讨论如何更有效减少消化缸的垃圾时,联想到在海边垂钓的市民不时也钓到垃圾,因此着手研发「泥鯭钓鱼机」。在没有精密草图及特制组件的情况下,我们利用其他项目的剩余物资(如曝气池搅拌器的直轴、不锈钢幼支等)组装机械,最终制成长约12米、有12层勾的「泥鯭钓鱼机」,每季深入消化缸底部清理垃圾。
总括而言,使用「泥鯭钓鱼机」有以下好处:
- 每日可清理消化缸内数吨固体垃圾;
- 无须以氮气稀释消化缸内的沼气浓度至安全水平,才可打开顶部「盖口」;
- 可在安全情况下移离机械式搅拌机进行维修;以及
- 工程约只需3至5天。
污水处理部1/2
高级机械督察/轮值
李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