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务之声

2023年6月 一百一十三期
渠务署在「香港工程师学会大奖 2023」中荣获三个创意奖项
「香港工程师学会大奖2023」旨在肯定工程专业人士在推动香港发展方面的贡献。本署「用于污水监测的紧凑型沙井内采样装置」、「应用工程及资讯科技进行全港污水监测」和「天眼追凶」三个项目分别荣获大奖、优异奖(所有会员组)和优异奖(青年会员组)。
大奖—创意(分组I─发明)用于污水监测的紧凑型沙井内采样装置
本署联同环境保护署及香港大学新研发的紧凑型沙井内采样装置(下称「装置」)可安装于污水沙井内,避免占用路面影响道路使用者。安装完成后,装置能自动收集污水样本,工作人员可透过窄频物联网(NB-IoT)远程监察装置的运作情况,并透过手机应用程式灵活编排装置的采样程序,藉以提高采样成功率。这项发明不仅有助大幅提升本署的污水采样能力,更被广泛应用于全香港范围内的新冠病毒污水监测以辅助抗疫,在应对新冠疫情方面作出了显着的贡献。
优异奖—创意(分组II─创新应用(所有会员组))应用工程及资讯科技进行全港污水监测
为了阻止新冠病毒在社区传播,本署联同环境保护署及香港大学跨学科团队推行全港性的污水监测计划,团队运用新颖的采样和检测技术,结合香港的污水系统和资讯科技系统,建立了一个覆盖本港八成以上人口的监测网络。计划收集并检测超过31 000个污水样本,从中找出社区内的隐形患者,继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及污水管理和警报系统(SMART)协助实时分析疫情趋势,并依照数据将资源分配到高风险的社区。
优异奖—创意(分组II─创新应用(青年会员组))天眼追凶
过往本署前线人员以传统方式检查渠道时面对不少限制,例如检查距离短、水位不能太高、截流工序繁复等,本署近年研发并采用多款新式机器人(包括地底无人机、声纳探测船、遥控潜水艇、不倒翁机器人等)用以检查渠道,大大提升前线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工地安全水平之余,亦省却截流工序及减低工程成本。
机电工程部
高级工程师
吴嘉荣
机电工程部
工程师
何健东
香港及离岛渠务部
工程师
何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