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务之声

2021年9月 一百零六期
「好学不倦」的高级化验师 刘达光博士
《渠务之声》有幸邀得将于2021年10月荣休的污水处理部1高级化验师刘达光博士(下称「Frankie」)接受专访,畅谈他在本署工作的感受。
奥妙的化学世界
Frankie于1997年加入渠务署成为化验师,分别在污水处理服务科、机电工程部和污水处理部1工作。谈及为何在大学选修化学时,他表示自己特别喜欢在推理过程中透过反覆验证的方式寻找答案,从而瞭解个中奥妙之处;化学看似纯属理论范畴的科目,其实与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改善人类生活。
充满挑战的化验工作
Frankie是沙田污水处理厂化验室服务分部的主管,负责带领四位化验师就污水处理,环境监测和发展研究有关的事项提出专业建议。他表示,污水水质监测工作非常严谨,每个样本都需经过认真专业测试,以确保污水处理过程符合排放要求。具体而言,在各个污水处理阶段(例如污水入厂时、经过初级沉淀后、经过二级生物处理后、出厂前等)均须抽验样本,并就每个样本进行多个项目(包括悬浮固体、生化需氧量、大肠杆菌、氮含量等常见项目)的测试工作,藉以了解污水处理过程及排放水的水质。
Frankie特别介绍化验师的「好帮手」— 自动化生化需氧量测试仪器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前者可同时处理近百个样本,有助于节省测量及处理数据的人力和时间;后者可分析污水及污泥样本中的微量金属含量,藉此加强效率以及提升测试品质。
至于工作上难忘的经历,Frankie提到自己有幸参与污水病毒检测的研究,为抗疫出力。自2020年年中以来,环境局、环境保护署及渠务署,积极参与香港大学跨学科团队进行研发在生活污水中检测新冠病毒的方法。团队不断优化和验证新方法,透过科研探索,在个别住宅楼宇所排出的生活污水中侦测新冠病毒,以辅助找出住户群组中的隐形患者。Frankie表示能成为团队的一分子,感到十分光荣。
另一方面,Frankie在工作期间亦不忘持续进修,除了继续进行各项研究外,亦修毕有关环境工程的硕士课程。他认为大家只有经常怀着一颗「好奇心」,才能够迎接工作上的种种挑战和机遇。Frankie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实在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工作以外的Frankie
Frankie平日喜欢阅读以及到世界各地旅游观光。他忆述到肯亚旅游的经历 — 除了欣赏「动物大迁徙」奇观外,还在旅途最后一天发现内罗毕国家博物馆(Nairobi National Museum)原来位于其下榻的旅馆附近。他一直对人类演化过程很感兴趣,故特意到该博物馆参观,一睹「图尔卡纳少年」(Turkana Boy)原始人类化石的真貌,为整个旅程划上完美句号。Frankie在此与读者分享到各地旅游时所拍下的精彩照片。
给年轻人的寄语
Frankie认为机会总是留给有能力而又肯付出的人,因此持续学习是很重要的「投资」活动。他鼓励年轻一代尽量争取机会进修,好好装备自己,应付未来的挑战。
最后,《渠务之声》感谢Frankie抽空接受访问,并祝愿Frankie退休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渠务之声》采访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