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3CD-港岛北部雨水排放改善计划─皇后大道中截水管道敷设工程 

工程背景

上环是香港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包括区内的现有排水渠道,均于几十年前设计和建造,以当时的排水量要求和标准,无法配合现代的城市发展。

上环低洼地区分别在20017月、20056月及20067月发生了3次严重水浸,最大水浸深度达700毫米,严重影响到以售卖海味和燕窝出名的海味店舖以及当区居民。因此,渠务署承诺缓解当区的水浸问题,整项工程项目分为两大部份,名为「皇后大道中截流管道敷设工程」及「上环雨水泵房」。

皇后大道中截流管道敷设工程的设计建造

工务计划编号4143CD的皇后大道中截水管道敷设工程,项目范围包括于乐古道和皇后大道中兴建长约530米、直径为900毫米至1500毫米的雨水管道, 以及于机利文新街兴建长约130米、阔2.25米及高约1.25米的箱型暗渠。是项工程的目标是于暴雨期间,利用截水管道截取近30%由上环半山流向上环低洼地区的地面径流,减轻上环一带排水系统的负荷,从而减低该区的水浸风险。工程于20063月动工并已于20086月完成,工程项目费用约为46百万港元。

在原本设计中,只有总长度约42%的管道需采用无坑技术敷设,然而考虑到中西区区议会、邻近居民及商户担忧施工期间的影响,工程队重新审视设计成本效益,最后将用无技术敷设的截水管道510米,占总长度约77%

为减在施工期间水浸对市民的影响,渠务署在上环部署了一队紧急应变小组,于红色及黑色暴雨警告讯号发出后两小时,带备所需工具(包括水泵、塑胶软管、清理管道工具等),在永乐街与禧利街交界站岗戒备,并监察排水管道情况,有需要时紧急清理渠道,以纾解永乐街及邻近低洼地区的水浸问题。于200867日,紧急应变小组面对了一次重大挑战,当天由凌晨至下午6时共录得历史雨量达302毫米,天文台亦发出黑色暴雨警告讯号,降雨量超出了当时排水系统的排放负荷,令永乐街与邻近地方发生严重水浸,当中以禧利街与文咸东街交界最为严重,水浸深度达1.5米。然而经过紧急应变小组努力懈的工作,上述水浸地方于暴雨过后迅速回复正常,深得当区居民和商户嘉许。

公共关系

渠务署十分重视与地区人士之沟通和联系。在施工期间,工程队伍设立了一条24小时工程热线,作为与居民及商户之间的沟通桥梁;该热线亦会在接到查询两小时内发出初步回覆。此外,工程队伍向乐古道、皇后大道中及机利文新街之居民与商户定期派发工程通讯,为他们提供最新的工程进度报告与预告下一阶段的施工计划以作准备。工程队伍也会定期探访邻近商户与居民,收集他们对工程的意见及建议,并积极作出回应及跟进以改善工程质素。

渠务署亦于20064月提供「上环水浸短讯讯息服务」,邀上环地区有关商户及居民登记,以便他们发放最新的水浸讯息。例如当红色或黑色暴雨警告讯号、天文潮或台风预警发出时,系统便会向已登记用户发出短讯或录音讯息。另外,渠务署也设立了水浸讯息电话专线,让市民查询最新的水浸讯息。上述系统于上环雨水泵房及皇后大道中截管道敷设工程竣工后两年内仍然保持运作。

奬项与认同

施工期间,渠务署收到不少由地区持份者向工程队伍发出的感谢函,这些来函无疑对本署最大的支持和鼓舞。整项工程最终较原定时间早两个月完成,并荣获「2009年公务员优质服务奬励计划的一般公共服务」冠军奬。

 Flooding on 7 June 2008
  

Workers Clearing Drainage Blockages At Wing Lok Street Hillier Street Junction During Flooding on 7 June 2008
  

 Illustration of The System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