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渠务署 - 可持续发展报告 2015-16

环境管理 / 应对气候变化

[报告摘要] [English Version] [繁体] [图像版本] [核实声明] [回应表格] [主要统计数据]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内容索引] [网页指南]

主页 | 署长序言 | 关于本报告 | 年度大事 重点轻描 | 管治方针 | 渠务署主要职责 | 环境管理 | 持份者参与活动 | 与工作伙伴携手合作 | 关爱员工 | 完成目标 |

环境管理之下章节

[蓝绿建设] [应对气候变化] [水资源管理] [绿色办公室]

应对气候变化

2015年12月,各国领袖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承诺进一步加强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就此,香港政府加快步伐,回应有关议题。

事实上,早于2007年,香港特区政府已成立由环境局领导的气候变化跨部门工作小组,渠务署是16个参与部门之一,并在协助香港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担当重要角色。为提升城市的抗洪能力,我们在检讨雨水排放整体计划时,会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并按需要展开排水改善工程。另一方面,渠务署亦致力于辖下设施推行节能减排措施,包括引进高效污水处理技术丶使用可再生能源及善用生物气发电等, 减缓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威胁全球,与其他城市和地区保持紧密联系,能促进资讯和经验交流。渠务署是国际组织C40城市气候领袖组织旗下「连结三角洲城市」的成员,代表香港政府与其他三角洲城市在防洪工作方面作技术交流。本署亦是粤港应对气候变化联络协调小组成员,定期与广东省政府交流排水系统规划的经验。

渠务署会继续和各部门及地区合作,为香港以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出力。本章节列出渠务署在节能减排工作。欲知蓝绿建设及防洪详情, 请参阅第5章 渠务署主要职责及第6章 环境管理 - 蓝绿建设。

[section6_2_1a.png]

碳审计

为确定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其源头,我们为辖下厂房进行碳审计,并落实相应措施,降低耗能丶提高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本年度,我们共进行了两次新的碳审计和6次监察碳审计。未来,渠务署还会为更多污水处理厂及建造工程项目进行碳审计,以及采取更多减碳措施,冀能减少碳排放, 缓减气候变化。

2014年的碳排放量(公吨二氧化碳当量)1

[s6_chart1.png]

(1) 渠务署8所主要污水处理厂的碳排放数据。报告期内,该8所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占总污水处理量达50%以上。渠务署暂时未有为总部办公室进行碳审计。
(2) 由于四舍五入关系,各项目数字相加未必等于总和。
(3) 包括因种植树木丶制冷丶消化污泥丶使用食水及弃置废纸,所产生之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净值总和。
(*) 进行了新的碳审计的污水处理厂

使用电动车

电动车由电池驱动,无须燃烧汽油,不会直接排放废气,有助改善香港路面空气质素。截至2016年3月,本署车队共有20部电动车;2015-16年度,总行车里数约为254,000公里。我们计划于辖下设施物色合适位置,增设电动车中速充电器,进一步推广使用电动车。

[section6_2_1.jpg]

沙田污水处理厂的充电插座

实施多项节能措施

本署于2007年成立能源及排放管理小组,透过多个途径管理本署的能源和污染排放,包括订立基准以评估表现丶实施改善措施及汇报节能成效。近年,我们在营运上的节能和减碳一直表现理想。于2015-16年度,我们透过优化及更换污水处理厂的操作设施丶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及更换发光二极管等,成功节省了约169万度电4(相当于减碳约1,176吨)5

(4) 以2006-07年为基线
(5) 使用全港性的预设值0.7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千瓦时计算

装设太阳能光伏板

本署辖下各类设施,包括位于元朗丶石湖墟丶昂船洲丶小濠湾及沙湾的污水处理厂,均采用大规模的独立或接驳电网太阳能光伏系统,为厂内设备提供电力。随着小濠湾污水处理厂的太阳能光伏系统于2016年年低安装完成,本署在厂内太阳能光伏板的总发电容量将约为1,250千瓦。

生物气转化为能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物气,属可再生能源。为善用生物气,渠务署已于沙田丶大埔和石湖墟的污水处理厂共安装5台电热联供发电机(总发电容量为3,600千瓦),为污水处理厂提供部分所需电力。年内,我们利用生物气体所产生约3,200万度电,较2010-11年度上升约28%。

由于部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及生物气产量较低,传统的大型电热联供发电机并不适用。为善用这些生物气,我们积极研究采用微型涡轮发动机,并于元朗污水处理厂完成试验研究项目,安装了这种发动机(发电量为30千瓦)。研究结果显示,有关系统稳定可靠,电力输出与设计目标一致。我们将会继续监察系统表现,如有需要,会以模组形式扩充。是次试验所得的操作数据和经验,有助我们为其他污水处理厂设计同类设备。

[section6_2_2.jpg]

小濠湾处理厂内的太阳能板

[section6_2_3.jpg]

元朗的污水处理厂的微型涡轮发动机

厨馀丶污泥共厌氧消化研究项目

根据《香港厨馀及园林废物计划2014-2022》,政府期望在2022年把弃置于堆填区的厨馀量减少约四成(以2011年为基础)。为此,渠务署将与环境保护署合作,在大埔污水处理厂进行为期6年的「厨馀丶污泥共厌氧消化」试验计划。

计划推展先,我们将于现有船湾渗滤液预处理厂设立厨馀预先处理设施,并于大埔污水处理厂设置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经处理的厨馀,将于大埔污水处理厂与污泥进行共厌氧消化,产生生物气体。计划除有助提升本港的厨馀处理能力外,亦能转废为能,减低碳足迹。

厨馀预先处理设施的勘查研究丶设计及建造顾问合约已于2015年10月开展。预计设施于2018年启用后,每日最多可处理约50公吨厨馀。

 

[报告摘要] [English Version] [繁体] [图像版本] [核实声明] [回应表格] [主要统计数据]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内容索引] [网页指南]

主页 | 署长序言 | 关于本报告 | 年度大事 重点轻描 | 管治方针 | 渠务署主要职责 | 环境管理 | 持份者参与活动 | 与工作伙伴携手合作 | 关爱员工 | 完成目标 |

(c) 版权所有 2016 请使用微软IE 8.0 或以上及 1024 x 768 解像度来获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