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渠務署
署長序言

署長序言

corner

歡迎閱覽渠務署首份《可持續發展報告》。本報告介紹本署於2012-13年度在污水收集和處理與防洪工作的主要成果和新項目,以及我們的工作展望。

「提供世界級的污水和雨水處理排放服務,以促進香港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們的抱負。要實踐抱負,我們必須有效管理各項渠務工作,使污水處理與雨水排放服務能配合人口增長帶來的轉變,又同時減低對環境的影響。為促進可持續發展,我們積極應用先進科技並優化工作流程,以制訂能讓環境、持份者和市民同樣受惠的解決方案。

防洪

防洪

在2012-13年度,渠務署的防洪工作成績美滿。自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及荃灣雨水排放隧道相繼落成啟用,有效截取上游集水區的地面徑流,使港島北部、西九龍、荃灣和葵涌市區一帶的整體防洪水平大幅提升。此外,多個重點防洪工程亦有良好進展。由於沙田下禾輋村和梅窩嶺咀頭村多項防洪工程已於早年啟用,並取得設計的預期成效,該兩個地點亦已於年內從水浸黑點名單中剔除。

氣候變化會引致極端天氣情況和海平面上升,為防洪工作帶來種種挑戰。有鑑於此,我們會加強覆檢和調整各區雨水排放整體計劃,以制定可行的應對策略。其中一項具體方案是在日後進行的各項「雨水排放整體計劃檢討研究」中,探討採用具透水效能的多孔路面設計的可行性。

污水收集、處理及排放

污水收集、處理及排放

污水處理服務方面,我們現正全力推行多個工程項目。自1990年代起,我們開展了淨化海港計劃,目的是改善維多利亞港的水質,以回應市民的期望。2001年啟用的第一期系統,把從九龍和港島東北部收集得的污水,輸送至昂船洲污水處理廠進行化學強化一級處理,可為450萬市民提供服務。維港水質自此大有改善,維港渡海泳亦得以自2011年起復辦。待第二期甲工程於2014-15年度竣工,整個淨化海港計劃將可為維港兩岸所有市民提供服務。此外,為改善鄉郊地區的衞生和水質情況,我們在北區、大埔、沙田、元朗、錦田、屯門、將軍澳、西貢及離島進行各項鄉村污水收集系統工程。至今,已有逾150條鄉村因新設公共污水收集系統而受惠,並有80多條鄉村則正在進行相關工程。

可持續發展

不論是污水處理或是雨水排放服務,可持續發展一直以來都是本署考慮各項日常渠務工作的重要因素。我們亦明白,研究和發展,對邁向可持續發展起著關鍵作用。

優化污水處理過程是我們的主要研究和發展目標之一。自2007年起,我們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在東涌就「硫酸鹽還原、自養反硝化及硝化一體化程序(SANI Process)」進行研究。初步結果顯示,這程序能大幅減少產生的污泥量,並減省污泥處理工序的成本和空間需求,更有助減排溫室氣體。自2013年4月起,我們進一步在沙田污水處理廠開展大型試驗工作。

在節約資源方面,我們首度在九龍城兩個污水泵房試行雨水集蓄計劃,讓寶貴的水資源得到適當貯存和善加利用的機會。

至於減少碳排放方面,我們正積極實施各項節能措施並進行多項碳審計,以及使用可再生能源。在2012-13年度,我們成功達標,進一步減耗130萬度電,即大約相等於240個四人家庭一年的耗電量。

持份者的參與

與公眾保持良好溝通,是以民為本服務的基礎。一直以來,我們透過不同渠道與相關持份者保持緊密聯繫,以收集他們對污水處理和雨水排放工程,以及維修保養工作的意見。年內,我們舉辦了多項公眾參與活動,以便就這些工程和研究找出有利市民和合作夥伴的方案,例如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甲、啟德河重建及修復工程、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的研究等。

愛護同事

部門的工作取得成績,全賴同事群策群力。為加強同事的工作間安全,我們全力推行OHSAS 18001「職業健康及安全管理系統」,主動以有系統的模式為員工提供更佳保障。多得同事上下一心,本署於2012年12月成功取得OHSAS 18001認證。

展望未來

展望未來

我們會繼續努力達致低碳效益,並採用最佳的環保作業方式,為市民締造更潔淨、更安全、更美好的生活環境。我們亦會竭盡所能,使本署規劃的解決方案都符合環保原則,達致未雨綢繆,促進可持續發展。

希望本報告能為你提供有趣而實用的資訊。歡迎你填寫本報告內的回應表格,並電郵至 enquiry@dsd.gov.hk 表達意見。



渠務署署長
陳志超